您的当前位置:汇正公文网 > 事迹材料 >

最美职工事迹材料范文3篇

时间:2023-09-11 15: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 最美职工事迹材料范文3篇最美职工事迹材料范文篇1大家知道什么叫美吗?和谐为美、善良为美、勤劳为美。然

最美职工事迹材料范文3篇

最美职工事迹材料范文篇1

大家知道什么叫美吗?和谐为美、善良为美、勤劳为美。然而勤劳创造了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我们拥有的财富。像我们城市里的清洁工,如果没有了他们也没有现在我们生活的良好环境。

在炎热夏季的一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从巷子里出去散步。正在谈笑风生的时候,突然我的眼睛被吸引在一位清洁工阿姨的身上。一个叔叔把自己刚喝完的牛奶盒随手扔到马路旁,骑着自行车飞奔而去了。清洁工阿姨看见了,没有半句怨言,只是一笑而过,把牛奶盒捡了起来。又去认真打扫其他的地方了。

不光是这样,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不管是严寒酷暑,他们都挥动着手上的扫把打扫着我们的城市,拿起铲子铲着地上的烟头、口香糖。还有我们每天上课的教室、上班的办公室、大马路、小区、公园……这些地方都被他们打扫得非常干净、整洁。在这干净、整洁的背后,他们常常是被豆大汗珠渗透着衣襟。尽管是这样,但他们并不在意,仍默默地辛苦的劳动着,创造了干净的城市,整洁的环境,让我们赏心悦目,正是因为他们的劳动,创造了美。

清洁工这个职业在许多人们的眼里是卑微的,但他们的心灵却是美的。他们从不计较苦累脏,365天,天天为我们打扫着城市,勤勤恳恳的,奉献出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所以在他们的身上奉献是美的。这些都来自他们美好、高尚的“心”,心灵才能创造美。只有心灵美,才有爱心、才有奉献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美。

最美职工事迹材料范文篇2

我不知道同学们心目中的劳动者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样。有些人会认为是医生,他们会说出很多种答案来,有的说:我妈妈是医生我看见她每天早出晚归的,一个星期里没见过几次面;有的会说:我爸爸也是医生,他也非常的忙,有时半夜三更的还有医院来电话说要抢救病人或是被打的头破血流的送进医院来抢救;有的人说:我妈妈虽然是护士,但她在非典时期,一刻也没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站在非典第一线,鼓励病人与魔鬼做斗争。等等的事。这是他们认为的,当我问他们那清洁工人呢?他们都说:他们有什么好的啊,又臭又胀又没有文化薪水又低,那向我们的父母啊!文学又高工作又干净薪水也很高,我的父母要是清洁工的话,我的面子往哪放啊!在同学们的指指点点下,谁要和我交朋友啊!

可我认为清洁工人是最了不起的拉!他们的工作是我们学生每天早晨都能看见的,可是你们的父母在医院里你看见他们认真工作了吗?我想你是看不到吧!也听不到吧!也许你的父母在工作的时候还有的吃有的说还有的座更别说薪水了,这个薪水是清洁工人的两倍还要多。那哪些清洁工人呢?他们没的座没的吃没的说,只能拿着扫帚和畚箕在大马路上扫啊扫的,薪水也低,但他们为了养家只能这样了,因为他们文化少啊!他们是用勤劳来赚钱的,用自己的双手来赚钱的。你们也可以去常识一下扫地的滋味啊!我想那是你们吃我消的工作,你们扫到半个钟头也不到就说累了,那他们呢?他们比你们要少的时间长,可他们不怕累不怕苦,用自己的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去支撑起一个家庭来,那是不容易的吧!

在炎热的夏天,他们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扫地,没有冰凉的空调,没有冰凉的泉水,没有夏天所用的防晒霜;只有嘴里冒着白泡的口水,头上流着黄豆大的汗珠,身上披着一层黑色的肌肤,中暑了连医院也不去,生怕要花钱去看病,在家里叫自己的老伴帮自己在身上扭两把(这个是杭州人的传统方法)就可以解除中暑了,这个我也常识过,这样扭其实是很痛的,一直要扭到背上起黑色才可以结束。而那些做医生的呢?在凉丝丝的空调房里吹这些和冷气,坐在那里舒舒服服的喝着茶,看着报纸和同事们说说笑笑的,多么的舒服啊!和清洁工人们比起来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在呼呼秋天,树上的叶子纷纷的落下来,在马路上满地都是叶子,清洁工人还是那样的帮着马路打扫,可这个季节是他们还算不怎么累的呢。可冬天呢?雪在马路上厚厚的,一层,让他们扫的腰酸背痛的,脸上长了冻疮,手上也长了,脚上也长拉!让人看的都心疼啊!可他们还是勤劳的扫着,为人民服务着。

在寒冷的季节里,他们全身冷的直打哆嗦,连手都快不听使唤拉!还在那里扫啊扫啊!不知道扫了多少年拉!每个人都在家里吃着热乎乎的早餐,而清洁工人呢?每天起个大早不怕冷不怕累的,在为人民服务。

在我的心目中清洁工人是最好的劳动者拉!因为他们默默的在保护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最美职工事迹材料范文篇3

我叫乔锦志,男,现年54岁,是子午镇中心学校一名普通教师,现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4年,在偏远山区工作整整20年,在这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师这个职业之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德育人,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以强烈的职责心,尽心尽力履行好岗位职责。在长期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和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中积累了必须的教育教学经验,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就那近三年来说吧,2014年任我校六年级班主任和六年级数学课教学工作,升学及格率达85%,合格率达85%;2014任我校六年级班主任和六年级数学课教学工作;升学及格率达86.4%,合格率达81.6%;2014任我校六年级班主任和六年级数学课教学工作,升学及格率达88.4%,合格率为88.4%,这三年升学成绩在全县农村学校名列前茅。

为人师表,立德树人

我热爱本职工作,平时按照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在说话、着装等方面很注重个人形象,严守师德,身正为范,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用满腔热情点燃学生胸中的“梦想之火”,用知识的钥匙帮忙学生打开神秘的大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用自我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为了孩子们,为了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常常是早起晚睡。“没有最好,仅有更好”的自我要求使我构成了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对于教育来说,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是成功的原动力。我热爱教育、挚爱学生。爱,滋润了孩子,成就了事业,也升华了我自我。正是这份挚爱,促使我深入地了解孩子、公正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并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我的信任和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创设最好的教育氛围。我的一个赞赏、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种“爱”。我对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而是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课堂上发言优先照顾,作业优先批改,适当降低要求,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自信心。事实证明:孩子在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后,常常会在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动力,在行为上出现明显的趋善性。当学生有痛苦和不幸时,我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慰籍,当孩子有缺点时,我的热情鼓励和帮忙,会使他们从中获得信心。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1994年9月汉师民教班进修毕业后,我本着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信念,一切服从组织分配,没有托人找关系,留在我原先交通方面、离家又近的白龙镇上庵村小学任教,而是根据教体局的统筹安排,把我分配到几十里外的子午镇七星坝小学任教。当时家庭条件不好,妻子儿女都是农民,还要耕种职责田,当时子午镇的交通条件很差,周五、周六放学不能按时回家,双休日大半时间浪费在学校和路上,不能充分帮忙家里干活,尤其是在七星村小学任教时,什么酸甜苦辣都尝过。2014年我调到一个偏僻的村办小学任校长,当时学校教学质量差,学校环境十分艰苦,教师多数是本地人,到了午时本地教师都回家了,自我就更寂寞孤独。学校又没有伙食,还要一边上课一边做饭,课余时间还要砍柴种菜。异常是当地的交通条件很差,回家要走2小时的铁路,经过许多桥梁、隧道才到三花石车站,然后坐火车到西乡再回家。周日返校遇到冬天在三花石下火车天已黑,还得打着手电背着粮菜走铁路,回到学校已八,九点了。一般家里没事,都是一个月回一次家,妻子得不到帮忙,父母得不到照顾。在这所学校一待就是6年,之后才调到镇中心校至今。这些年来,我始终坚持自我的信念,无怨无悔地扎根山区,甘于清贫,安贫乐教。

倾心教学,硕果累累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不但要育好人,还要教好书。为了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我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坚持经常翻阅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教学经验,认真备课,用心上课,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本事和学习习惯,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力求教学知识落到实处,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同时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提高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还善于在班上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从抓好小组合作学习入手,选拔优秀的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齐提高。所以,我在教学上取得了必须成绩,2014、2014、2014连续3年,我所带毕业班数学成绩一向名列全县农村学校前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同时收获了累累的硕果。正是由于自我始终如一,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2014年我被授予“汉中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成绩属于过去,明天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立足实际,倍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肩负起老教师的职责,培养好青年骨干教师,把自我的一些教学经验无私的传授给他们,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进取探索,奉献我无悔的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rmfzzx.org.cn/shijicailiao/1431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3 汇正公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7045725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